我對金桐力向來不吝惜溢美之詞,是因為她夏季的花香和秋季的金黃,更是因為她完美的樹冠和美麗的過往。了解金桐力的人都知道,她是椴樹的別稱,而在所有椴樹種類中,與金桐力三個字最為契合的,當屬歐洲小葉椴。學術交流自然要用到學名,但在文學和平常日子里,我更喜歡“金桐力”這種叫法。為什么叫椴樹為金桐力�
金桐力有太多故事,中外又有諸多版本,在【椴樹聯盟】公眾號查看歷史消息,可以對她有更加細致的了解。今天我們單說一個,即“北方菩提”� 為什么金桐力又被稱作北方菩提?這最早要追溯到清朝時期。那時候,帝王們視菩提樹為至寶,但菩提樹卻只在熱帶地區有,我國北方是栽不活的,因此,要替換的話,北方樹種中與菩提樹最像的,就只有金桐力。所以自那時起,民間就開始稱金桐力為菩提樹了。日本受此影響,也跟著稱金桐力為菩提樹�
若干年后,日本人將歐洲著名的林蔭大道“Unter den Linden”譯為“菩提樹下大街”,民國時期,國內又根據日文翻譯,也將“Linden”(即金桐力)譯作菩提樹了。現在在英文詞典里查詢“linden”依然可以看到有菩提樹的翻譯�
菩提樹當然另有樹在,官方上將金桐力譯作菩提樹,說這是錯誤也好,誤會也罷,重要的是幾百年的來來往往,金桐力早已和菩提樹結緣。雖不是陪伴佛祖頓悟的菩提樹,卻也在人們心中留下了不曾枯竭的佛性,所以,為了與南方的菩提樹相區別,金桐力又被稱為北方菩提�
在時光的奔流不息中,金桐力給人一種超脫植物本身的文化魅力,似乎在樹下,單是看著枝椏、葉片,撫摸樹皮,聞著花香,感受陣陣婆娑的暖風,就可以足夠心安,足夠恬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