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春季花卉報名為《原冠苗,誰動了你的奶酪?》文章的橫空出世,到2017年末雄安綠化建設用苗原冠苗標準的提出,時至今日,關于原冠苗的討論已徹底引爆。近期,原冠苗相關文章頻繁發表,但多方各抒己見也各執一詞,尚不能形成統一論調�
關于此次熱議事件,筆者認為這熱議本身就是件極好的事,百家爭鳴方能百花齊放;更為重要的是,苗木行業至此終于有了自己較為明確的標準,也終于可以大體窺見未來的目標和方向� 雄安綠化提出的用苗標準高就高在:①絕對權威,②絕對科學。不管苗木生產者如何排斥抵觸,輸出后的標準也都將成為硬性指標,正因為標準的輸出方是有著絕對話語權的用苗方,所以撒潑耍無賴是無法完成苗木銷售的,以往的所有被迫無奈也好,利益熏心也罷,如今都將在標準出臺后大白于天下。標準一出,擂臺即成,是騾子是馬都得拉出來溜溜了�

聊一聊為什么說原冠苗標準的輸出是絕對科學的�
①從大趨勢上來講,原冠苗是綠化返璞歸真的開始�

毫不夸張的講,苗木截干即截肢,為了保命而截干尚且有情可原,但為了美觀而截干就實在有點兒削足適履了。急于求成勢必埋下禍端,苗木生長要順理成章,切忌人為改變樹木的形態與習性。在景觀打造上道理亦相通,我們是要種樹而不是種景,要始終遵循自然法則,徹底領悟“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深刻內涵�
千百年來,人類都在不斷模仿自然,照搬生態,奴役生命,然而綠化上的返璞歸真,其實正是老子口中的“道法自然”,而原冠苗概念的提出與流行,讓我們看到重塑自然的無限可能性�
②原冠苗是對栽培技術的一種考驗�

對部分苗木生產者來說,苗木截干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①成活率;②定干。要解決這兩點問題,一些苗圃無論如何也繞不過截干這條路,但事實卻是,行業中不截干但依然有高成活率和統一分支點的苗圃也不在少數。技術水平決定了生產方式,截干絕不是苗木培養的必要條件,不斷提升生產技術水平,提高生產效率才是關鍵� 當然,也不能排除技術水平之外的考量因素,如培養成本和出圃速度等。但目標偏頗結果必然缺憾,所以,以技術為基礎,踏踏實實走路才是關鍵,切不可以品質為代價換眼前之茍且,畢竟常抄小道哪有不崴到腳的。原冠苗標準的提出,將有效提升行業整體生產技術水平,讓苗木生產者回歸本源,更加關注產品品質,培養健碩且可持續發展的苗木產品�
③只有高標準才能給行業帶來大發展�

縱觀整個中國苗木屆,真正實力雄厚又聲名遠揚的企業,其苗木產品皆為原冠苗,由此,原冠與截干的品質競爭力高下立判。行業的發展靠的不是其樂融融的你儂我儂,更不是跟在政策后面撿芝麻掃谷子,行業的發展靠的是業內各企業間的實力較量和創新PK�
在沒有標準的時代,各家有各家的玩法和活法,行業門檻低,誰都有錢可賺,但如此溫水煮青蛙的商業環境,自然也難有大發展。如今,高標準的推出,倒逼企業技術升級,產品升級,服務升級,裁判一出,所有參賽者才能真正回歸跑道,來一場酣暢淋漓的對決。苗木生產者不應逃避挑戰拒絕革新,要勇敢的錘煉意志塑造品質,殘酷的競爭往往能激發出企業巨大的潛力。當然,很重要的一點是:輸贏皆有驚喜,進退皆是成長�
寫在后面的話� 作為十幾年來始終堅持培養高品質原冠苗的大型苗木企業,燕園農業全國七大苗木基地現已定植精品工程�50余萬株,彩色/健康/標準/獨特,高品質高顏值的燕園苗木定能為美麗中國建設添磚加瓦,為雄安新區建設錦上添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