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鵝耳櫪,樺木科榛族鵝耳櫪屬喬木,是一種硬木樹,全球大概有30-40種(目前,有確切拉丁學名的有39種),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溫帶地區,東亞分布最多,尤其是中國(我國�25�15變種,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北、西南、華東、華中及華南)。歐洲僅�2種,北美東部僅有1種,美洲中部也僅�1種�

鵝耳櫪的常用英文單詞為“hornbeam”,其中“horn”代表木材的硬度,稱為“角”,“beam”則在古代英語有“樹”的意思,所以鵝耳櫪又被譯為“角樹”。美國的鵝耳櫪因與美洲山毛櫸十分相似而被叫做“藍色山毛櫸”(blue-beech),又因為木材的硬度和樹干的外觀而被稱為“鐵木”(ironwood)或“肌肉木”(musclewood)� 鵝耳櫪屬的英文單詞“Carpinus”最初僅是歐洲鵝耳櫪這一樹種的拉丁名,后來才作為鵝耳櫪屬的屬名,歐洲鵝耳櫪作為鵝耳櫪屬的模式種,主要分布在歐洲、土耳其和烏克蘭等區域�

漢語中的“櫪”字,指喂馬的槽,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或“駢死于槽櫪之間”等。古時“櫪”字等同于“櫟”,指櫟樹,如“時見松櫪皆十圍”。鵝耳櫪在河南被稱作是“穗子榆”,也有土名稱其是“千金榆”、“苗榆”、“黃扎榆”、“黃札榆”或“轉角榆”的,皆因葉子像榆樹葉子而得名� 鵝耳櫪還與樺木科鐵木屬(Ostrya)植物有些相似(鐵木屬植物也稱“小葉穗子榆”),因此,鵝耳櫪也被稱作“鐵木”,又因其在貧瘠的石質山坡亦能生長,故而也有“巖渣樹”之稱�

但“鵝耳櫪”這一名稱在國內并不如“千金榆”或“穗子榆”認知度高,在城市園林或野外林地中,鵝耳櫪也都是較少見到或見到后也分不太清的樹種。很多人單憑葉子就斷定鵝耳櫪是榆屬或櫸屬的植物,但只有當鵝耳櫪開花結果時,人們才恍然大悟般的知道這是樺木科鵝耳櫪屬的植物,鵝耳櫪的穗狀花絮和串狀果序的確是區分其他樹種的有力證據�

曾有一些植物學家將鵝耳櫪屬與榛屬合并后獨立為榛科,但目前的分類法依然是把它們劃在樺木科。在第三紀的地層中,發現大量的鵝耳櫪屬的葉、果苞、花粉及小堅果的化石,該屬為第三紀化石植物區系組成中的重要類群之一� 鵝耳櫪屬喬木能夠生產很硬的木材,而且這些木材的心材幾乎是白色的,所以非常適合用于裝飾。對一般的木工而言,鵝耳櫪的木材是很少用的,部分原因是木質太硬導致的工作難度太大�
鵝耳櫪的木材又叫鐵木,被用來制作雕刻板、工具手柄、客車車輪、鋼琴、鞋楦等。也可用來制作齒輪掛鉤,用在包括傳統風車在內的簡單的機械上。一些較矮的林木被用來生產硬木桿,也可用于制作拼花地板和棋子。鵝耳櫪的種子含油,可制皂或作滑潤油�

我國是鵝耳櫪種質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從南到北皆有分布,但鵝耳櫪在我國的栽培及應用卻少之又少,甚至有些種已經成為了瀕危樹種。讓公眾知道并了解鵝耳櫪對這一樹種將來的栽培、推廣和應用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縱觀全球39個鵝耳櫪樹種,知名度最高、應用最廣的當屬歐洲鵝耳櫪,而美洲鵝耳櫪和日本鵝耳櫪也逐漸在當地被合理開發和應用;我國的普陀鵝耳櫪野生種僅余一株,雖然小苗已被大量繁育出來,但要達到歐洲鵝耳櫪在園林園藝中的高度和成果還需要很長一段路要走�

圖為燕園農業泰安基地繁育的歐洲鵝耳櫪D6~10CM |